全省首批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名单公布,镇江上榜数全省第一。随后江苏专利奖授奖决定发布,镇江获“一银一优秀”。紧接着,镇江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落地,江苏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其拥有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放500万元贷款……
(资料图)
好消息接二连三,创新活力迸发,既是专利培育进入“快车道”、知识产权转化落地生金的表现,也是镇江按下知识产权“快进键”,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市知识产权局局长翟春辉介绍,近年来,镇江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链条,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尤其注重探索将知识产权含“新”量转化为含“金”量的新路径,“以此形成‘较好的发展环境、较高的发展质量、较优的发展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模式拓渠道,“知产”变“资本”
8月1日,镇江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落地,标志着镇江探索数据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进展。
“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是对数据资产化的全新探索,今年以来,镇江以数据知识产权为新切入点,拓展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质押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翟春辉介绍,目前镇江已将知识产权贷款纳入财政助力贷款体系,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激发了全市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知识产权部门以反担保、授信、数据资产化等新模式为抓手,推动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大幅提升至27.87亿元,其中,2022年共完成19.46亿元、114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同期金额的2.7倍、笔数的1.8倍,金额及数量均创新高。
专利导航“指路”,产业发展提速
何为“专利导航”?顾名思义就是像地图导航一般精准记录轨迹,规划设计路线方向。
目前,镇江已建立起面向不同需求的专利导航决策机制,形成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专利导航分析和成果应用的专利导航体系,通过突出需求导向,探索产业导向分析和服务技术创新的方法和路径。
在此过程中,知识产权部门围绕产业体系,开展市级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设,先后在智能电气、高性能合金材料、船舶与海工配套等产业集群试点,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品牌化,形成了“一产业一专利导航一技术路线图”的镇江模式。同时,聚焦重点产业链,选择智能农机等产业,形成了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产业专利导航图谱、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等成果的产出,为产业的联动合作、重构升级等提供了数据支持。
不久前,镇江举办企业高管知识产权培训班,聚焦“四群八链”中的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产业,从产业技术与知识产权风险规避等方面“导航”。“专家的前瞻性、战略性分析,为产业、企业发展描绘了一张专利技术地图。”国家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江苏)研究基地主任陆介平说,这样企业可以更有效配置创新资源,规避各类风险。
大全集团是电气、新能源、轨道交通领域的领先制造商,同时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累计申请专利610件。“通过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三年期的建设,我们将专利导航全面融入创新研发,实现了更有效地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率。”大全长江电器相关负责人戴罡对专利导航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深有体会。
截至目前,全市先后有30家企业实施开展了企业专利微导航,通过围绕市场布局、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进行专利布局,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力。
专利开放许可,缓解“两难”问题
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难”、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是专利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镇江先行先试,成为全省首个实现专利开放许可的城市。
去年,镇江出台了《镇江市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参照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基本理念、特征和环节,探索推广“一对多”快速许可模式。
在此过程中,镇江依托驻镇高校、科研院所专利库,梳理形成与重点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专利清单,首批专利开放许可公告发布后,20家企业提交申请并签约开放许可协议。“我们需要专利技术的注入,提升企业竞争力。专利开放许可相当于为企业打开了一扇智慧大门!”拿到专利许可意向书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如获至宝。
如何高效实现“一对多”专利转化?江苏大学实施专利分类分级管理,明确实行开放许可的专利范围,优先选择在汽车、农机等专利数量多、有潜在市场需求,但目前专利转化不活跃的学科领域开展试点;建立多个校地融合产业专利运营中心,探索实施先免费许可、后有偿转化并提供后续技术指导的方式,助推全市专利有效供给及专利转化效率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44件专利开放许可,有效缓解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难”、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的情况,降低了专利许可供需双方的信息获取成本及交易成本,推动了专利技术高效转化实施。(记者 朱婕 通讯员 施萌)
关键词: